装机
装机
背景
DIY 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可以说是大多数男生的梦想。我从高中开始混图拉丁吧,作为纯理论学家,一直梦想着配一台自己的主机,也陆陆续续给老家的电脑换了 CPU、内存、显卡、硬盘等,但是一直都没有真正经历一次完整的装机。终于在大四下学期,由于一些契机,我开始了我的首装。
工具
装机涉及对硬件的安装测试等,如果你主要是通过闲鱼购买配件进行装机,有一些好用的工具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推荐一些,必要的我会标出 必备
。(虽然有些工具我目前还没有,但是作为男人的梦想,总有一天我会集齐,成为一个合格的装机佬的!)(现在我可以理解有些装机瘾犯了的装机佬上门装机只收路费的精神状态了)
硬件类
这里默认机子外设都齐全。
- 螺丝刀(必备),大把 & 小把都要,一般十字即可。为避免滑丝,务必选择合适的刀头。其实拧螺丝有点学问在的,可以看看 这么多年螺丝都拧错了! - 4AM 居士补充知识。
- 装机 U 盘(必备)带系统 ISO(和 PE,可选),这个不多说了。我用 ventoy,它的兼容性很不错,并且可以在一个 U 盘里装多个系统。
- 橡皮(必备):用来擦金手指的,非常建议备一块。
- 万用表:弱电工程师王道工具,可以测主板,测显卡等。
- 电源测试器:专门测电脑电源的。带屏的 25CNY 左右可以显示实时电压,不带屏的 15CNY 左右只能显示是否正常。
- 亮机卡:万一客户显卡出问题了,没有核显和板载……
- 硅脂:消耗品。
- 铝制散热鳍片:CPU/GPU 的核心升温是非常快的,基本上进个 bios 就能突破 80 度,再拖几秒就过热死机了。亮机测试时肯定不想装砖头散热器吧,而且不涂硅脂会刮花散热头,所以自己带个散热鳍片放上,并且注意测试时的时间比较明智。
软件类
- 图吧工具箱(必备):一堆有用小工具的集合。之后不会再赘述图吧工具箱里已有的工具了。
- 鲁大师绿色版(必备):综合跑分的。吾爱破解里有。
- HEU_KMS_Activator(必备):客户要激活 windows,很正常的需求。
- 代理工具:至少不会被下载速度和可访问性拦住,遇到事也能问问 google。
- 驱动精灵绿色版:一键打驱动的。也可以换成其他的驱动工具,例如 360 驱动大师。
玩转闲鱼
国内最大二手交易平台,水挺深,购物需谨慎。
- 不要场外交易,诱导去场外的一律视为骗子,不要侥幸。
- 作为买家,一定要记得拍开箱视频;作为卖家,尽可能在发货前拍装箱视频,可以证明商品完好性和当前时间的。
- 看到满意的货,先点对方头像看是个人还是贩子,评价如何。不是说一定要避开贩子,只是心理要有个底。
- 交流时:
- 隐瞒瑕疵是商家的常用小计俩,如果有在意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
- 如果对方避而不答,要注意。
- 尽量把己方的诉求在聊天里写明白。
- 也可以多玩玩小法庭,一个是确实优质下饭材料,另一个是可以看别人的判例,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增加警惕性和谈判技巧。
装机经历
2025.03:本次装机算是比较鲁莽的行动,在契机的推动下,我几乎是在一天之内定下了所有配置信息,这使得我的背景调查不够充足。
配置
配件 | 渠道 | 型号 | 价格 |
---|---|---|---|
板 U | 鱼 | 7950x + 华硕 b650m 重炮手 wifi | 3350 |
显卡 | 鱼 | 蓝戟 A750 Photon | 1039 |
内存 | 鱼 | 海盗船 ddr5 16g*2 6000C36 | 430 |
机箱 | PDD | 真箱牛牛 Z88 | 79 |
电源 | 鱼 | 海盗船 RM650x | 160 |
显示 | 鱼贩 + PDD | N156HRA-EA1 + 驱动板 + 排线 + DP 线 + 支架 | 257 |
散热 | PDD | 利民 PA120 MINI | 163 |
机箱风扇 | PDD | 杂牌 9cm * 3 + 软钉 | 37 |
硬盘 | 鱼贩 | 全新 爱国者 p7000d 1t | 440 |
其他 | PDD | 扎带 + 双面胶 + 垃圾扬声器 | 23 |
总价 | 5978 |
关于配置的详细说明:
- 板 U:我一直都有高 U 低显的倾向(听起来就像 21 世纪初的老登)买前生产力,买后打游戏,而 Intel 13/14 代又缩缸(据称已解决)又挤牙膏,因此我优先选择 AMD 的高端型号。由于 9000 系刚发售性价比不高,7000 系掉价中,于是我选择了 7000 系的 U。
- 一开始闲鱼收了个 7900x3d(2300CNY)的散片。
- 我本来是想组 ITX 的,因为我觉得小机箱非常酷。但是 AM5 插槽的 itx 主板只有精粤 b650i 的价格比较合适(458CNY),其他品牌的 b650i 主板都要 1000+CNY,这个溢价太高了我不能接受。但是该精粤主板的供电是 8+2+1,根据评测,带满载的 7900x3d 非常勉强(六个月后的我认为此时的我在放屁),并且杂牌板子的 bios 可能出现兼容性问题。于是我放弃 ITX 改为了组 MATX。
- 一旦选择了 MATX 那就好选了,主板逛了一圈发现七彩虹的 b650m white wifi 是 12+2+1 相供电,只要 748CNY,性价比挺高。
- 过了一阵子,板子已经从成都发到上海了,刷闲鱼看到 7950x + 华硕 b650m 重炮手 wifi 只要 3350,巨 tmd 心动。我思考:
- 首先 x3d 对我轻度游戏来说不是很有必要,不如拿三缓多换 4 核。
- 七彩虹的板子我也在笔记本上用了两年了,BIOS 是真的垃圾;而我在大学前的老家一直用着都是华硕的 BIOS,那货的 BIOS 简直是行业标杆,比起七彩虹简直是降维打击。并且两个主板都是 15 相供电,都带 wifi。
- 最主要的是对面就在上海,顺丰寄来,当日就能收到。当时是晚上,我第二天就要装机了,现在换配置并没有什么时间损失。
- 于是我光速下单,并联系七彩虹客服拦截主板,这样就不用再寄回一次;U 就没办法了,毕竟是闲鱼买的,我打算到手测过以后就转卖掉(后来卖掉了,亏点运费和鱼的 0.6% 傻逼服务费)。
- 显卡:本来我打算试试 AMD 的核显能不能直接用。我玩的唯一一款吃性能的游戏是 CS2,我自信以为不会有多大问题。后来发现 CS2 虽然重 U,但也并非不吃显卡,而 AMD 的核显性能确实也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好,全低画质 720p 平均帧甚至只有 40。于是我不得不考虑购买独立显卡。
- 首先我考虑大矿渣 RX580 8g(均价 350CNY),这玩意从我初入图吧时就是一代神卡,如今依然健在,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玩家的摧残。观看测评与 b 站评论区,好像打 CS2 也没法做到满帧运行,并且稳定性是真的差。我也不追求极致 eco,因此 pass。
- 其次我考虑 40hx,这货也是个大矿渣,不过出得晚点,稳定性总比 RX580 好。这玩意性价比真挺极致的,代价是魔改老折腾了,我需要手动焊接几个电容以解锁 16x PCIe 通道,所以我需要买热风枪、电容、焊锡膏自己搞;或者买别人焊好的,这样就得加 50 块钱,太 tm 亏了,不如享受一下折腾乐趣。然后呢,不止硬件需要折腾,软件也需要折腾,这玩意不能直插视频输出,必须经过核显输出,这样需要安装魔改的 NVIDIA 驱动。魔改圈对小白不太友好,我目前找到的公开的魔改驱动获得方式只有:1. 私信
40HX
给 UP 主生之如舟_,然后用百度网盘龟速下载(已转到我的资源站) 2. 信任某雨糖科技的 http 页面 3. 某不知名论坛。如果不想用改好的驱动,自己魔改,那又是另一个维度的事了,总之就是非常折磨。并且预计还会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需要解决,让我放弃了这个方案。 - 再次我考虑 RX 6600(鱼均价 920CNY),这卡挖矿的概率更低,稳定性更好;并且功耗比较低,性能方面用来打 CS2 也绰绰有余。于是我在交流后下了一单 900CNY 的喷漆后的 6600。但是这个卖家像个骗子,1. 砍价直接答应 2. 以免闲鱼手续费为由尝试诱导场外交易,然而我看他的评论区发现了有人骂他是骗子 3. 尝试唠嗑以降低我的警惕性。因此我对其没有任何好感,并且做好了他发来一个坏显卡的准备。不过最后收到的是好显卡。
- 最后我发现,显卡里常常被忽视的一员是 Intel 系(例如鲁大师天梯就没有 I 卡的跑分),I 卡的性价比是真的高,例如闲鱼 A750 均价 1050CNY,但是性能超过了 6600 挺多的。虽说驱动支持原因 I 卡在 DX11 下的游戏帧率可能不如 6600,但是我既然都已经有高 U 低显的理念了,肯定不会在乎这点游戏帧率损失。最终收了个三风扇的蓝戟 A750 photon,cost 1039。
- 所以我现在手上有两张显卡,我打算出掉 6600。不过实际上 A750 打 CS2 的帧率是不如 6600 的,6600 平均有接近 300 帧,A750 只有 175 帧,I 卡打 DX11 是真捞啊。
- 内存:DDR5 的内存真 tm 贵。选了个这玩意,看起来频率和时序都挺不错,价格也香香的。但是我当时并不清楚,闲鱼海盗船内存的假货率是非常之高的,后文也会说明我吃的亏。
- 机箱:虽然 ITX 梦碎,但用紧凑型 MATX 机箱是我最后的挣扎。PDD 刷机箱中,突然看到真箱牛牛的 Z88 全新只要 69。。!!这啥性价比啊,立刻收藏。然后看了眼评测:【紧凑型机箱排行榜】_45:四款 80 元以下 15 升出头紧凑型 MATX 机箱横评,谁是性价比之王?,这个评测还挺到位的。本练体人并不在乎机箱重量,并且感觉全钢机箱 + 侧柱比全铝稳定性高多了,因此不犹豫 ,直接下单。
- 电源:看 b 站评测,我主要看纹波,毕竟直接影响其他硬件寿命。海盗船我觉得综合成绩比较好,于是选了。一进闲鱼发现,啊这年头电源这么便宜了吗。
- 海盗船电源有几个系列,VS 是最垃圾的别买,我买的 RM 系列算是中端产品,因此没啥问题。
- 海盗船电源有几个系列,VS 是最垃圾的别买,我买的 RM 系列算是中端产品,因此没啥问题。
- 显示:我对显示的要求是 1k144hz,大小无所谓。
- 本来闲鱼捡漏一个便宜显示屏,结果被傻逼贩子取消了,“怎么可能这个价出给你”。。
- 现在显示屏价格本来也不算贵,我在 DIY 和买成品之间纠结。但是舍友的一句话点醒了烦恼的我:你装机不就是为了享受 DIY 的乐趣吗? 于是我决定 DIY。
- 买了个笔记本瑕疵屏,坏点位置在左上角不影响,那位置全是标题栏。40 针的屏线和 DP-eDP 驱动板花了 55,考虑到能重复利用,我觉得不亏。显示屏的 DIY 其实很简单,无需焊接,把驱动板和屏幕用排线连起来就行。为了添加一些强度,我在屏幕后用屏胶粘了一层纸板(就是屏幕快递包装的一部分),聊胜于无。
- 买了个倒吊支架,这样可以把桌面空出来。
- 散热:7950x 也算是旗舰 U,轻松跑上 180W,因此散热方面我也不省。散热器限高 135mm,于是我买了利民双塔,期待它的表现。
- 硬盘:这个硬盘预计是要当成本机的主要硬盘使用的,因此我也不想省。我比较看重硬盘寿命,看了一个用加热模拟寿命测试的评测,比较中意爱国者 p7000 系列的表现,因此去买。没想到所有官方平台的 1TB 款都没货了,包括所有 p7000 系列,例如 p7000y、p7000z、p7000d 等。现在硬盘涨价涨了这么多???
- 闲鱼收了个 p7000d(拆封未使用,430CNY),卖家不提供进一步信息,交流时说得不似人话,最后拍下又说不包邮。我生气了,这 b 卖家耽误我太多时间,直接退款去隔壁黄牛买了个 p7000z(全新,440CNY),价格差不多,但是 b 事少多了。最后这个卖家滑跪说包邮,老公点错了云云,笑死了。
首日:装机
20250311,下午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结束,晚上拿了配件回到宿舍,装机!
由于上述购买硬盘时的破事,导致了装机时硬盘运输还差一天,所以装机首日我只能验证平台的可用性,无法进行烤鸡测试。
装机前先尝试点亮是基本要求。我先短接测试了下电源,能转,没问题。然后连上板 U 内存,由于 DIY 显示屏还没装,于是插了 HDMI 输出,借舍友的屏幕看 BIOS。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插电开机!结果并没有视频输出。这华硕的主板挺高级的,有故障灯,查看发现 vga 灯和 boot 灯长亮。网上搜,并没有什么有效信息。于是只好乱试了。
这时我想起来我还有个 U(已经没用的 7900x3d),于是换上它再开机,还是一样的问题,基本可以排除 CPU 故障。内存换着插,单根双根换槽都不行,排除内存故障。只能怀疑主板了,去售后找华硕技术一顿 bb,bios 还原了,也是无解。华硕技术建议我寄修,不是哥们,我这些硬件都还没测呢!确认收货都拖两天了,如果可以我真不想走到寄修这一步。
现在就漫无目的的试。看别人装机视频,怀疑是 8+4 pin CPU 供电只插了 8pin 所致(虽然理论上只插 8pin 在低负载下也能用,不过万一呢?)。然而我买的电源只有一根 8pin CPU 供电线,没有另一根(唉二手电源的弊端)。去楼下电脑店里找线,老板说供电线看着一样,实际上线序区别可能很大。好不容易找到一根 CPU 供电线跟我手上挺像,看着应该是原厂线,结果发现标的 type3,和手里的 type4 不同。老板怕我用这线把 CPU 烧了,我说没事,我先回去用万用表测测线序再决定。于是花了 15CNY 买下了线,又找同学借了个万用表测。测出的线序确实抽象,type3 线序就是一一对应挺正常的,而 type4 是真的莫名其妙:
Type 4 线序 | |||||||
---|---|---|---|---|---|---|---|
CPU 端编号 | 电源端编号 | ||||||
1 | 2 | 3 | 4 | 3 | 1 | 4 | 2 |
5 | 6 | 7 | 8 | 6 | 7 | 5 | 8 |
海盗船官网对线材版本的解释挺模糊的,看不懂。抓了个卖海盗船线材的客服才知道,type 3 和 type 4 只在主板 24pin 供电上有区别,在 CPU 8pin 上是没有区别可以混用的。为了确保正确率,我又抓了两个别店的客服,回答都是一样的。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没有走到爆炸的那一步。插满 12pin,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开机!然而还是一样的问题。
心情跌到谷底了,感觉被闲鱼卖家坑死了。继续漫无目的到处搜,搜到了屎黄色论坛的一篇帖子说可以尝试换视频输出接口。刚好舍友有根 DP 线(我的还没到),于是 HDMI 换 DP,死灰的心,无力的手,开机!卧槽,屏幕上居然有输出了!心情值瞬间回满了。这 b 主板可真牛逼啊,还挑视频输出接口的。
于是开始拆机箱,装机。图吧包浆笑话,例如忘记装背板啊,散热器没撕膜啊,这些错误我肯定是不会犯的:背板已经焊死在主板装甲上了,散热器在测试时用了很多次了。不过首次装机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
- 前面的黑屏测试过程中,我把散热器直接放在 CPU 顶盖上散热,结果发现散热头被磨花了。导热率应该会受到一些影响,并且没法退货了。
- 塞主板的时候没塞好,背板缝隙卡进了机箱钢板,废了好大劲才把主板弄出来(非常抽象的卡位)。
- 拼装次序错误导致被妨碍,这个太常见了。
- 2.5 寸机械朝向错误导致被机箱面板线挡住。朝向错误也是太常见了。
- 使力的过程中手飞出,狠狠撞到了拍摄用的钢制支架,差点血祭。
- 研究了好久电源仓的朝向、安装方式等问题。这个机箱的电源走线设计确实有点不合理,导致内部电源供电线弯折到了一个比较夸张的角度。
- 冰曼的机箱风扇 15 块一个,用的是自攻螺丝需要用力拧进去。也不送螺丝刀,我的螺丝刀比较小个,怕滑丝,于是没有拧。网上一看,大部分都是自攻螺丝的,现在啥时候机箱风扇变得这么扭曲了。。。于是退货,这时候拼多多很识趣地给我推荐了硅胶减震钉,可以免螺丝安装机箱风扇。。于是又买了三个 9.9CNY 杂牌机箱风扇和减震钉,过两天装上,确实好用。
- 安装显卡拆了第一片挡板,结果装上去以后发现出口在第二片。
总之最后是装好了。
第二天:装系统与测试
第二天,硬盘到了,显示屏也拼好了。于是开始装系统 + 烤鸡测试。
拼装显示屏过程中,花最多时间的居然是裁出大小相同的纸板,因为我的剪刀非常难使力,又没有裁纸刀。。然后 DIY 屏幕没有螺孔,我尝试用热熔胶粘在支架上,一会儿就脱落了;然后尝试用纳米胶,效果非常好。热熔胶就是个废物!
装系统时,我想先尝鲜一下 windows server 2025,毕竟那玩意跟 win11 差不多,也有一些我喜欢的特性。结果……刚装好没多久就放弃了,确实不太习惯。并且网上很难找到它的游戏性能测评,但我也同样看重游戏表现,因此决定暂时不尝试了。
转回 win11 的安装,没想到我一晚上装了无数次 windows 11。。微软的系统安装设计真的恶心到我了。
- 装 windows 最好只留一块目标盘。因为如果非目标盘上有 windows efi,则安装程序会将引导放到非目标盘,而不会为目标盘建立 efi。
- 如果要重装,则要先用 disk genius 删所有分区。否则你会得到两个恢复分区。并且安装时的 delete partition 不会清掉恢复分区。
好不容易装好系统,我感到明显的不正常,因为某一次安装的系统第二次开机直接无限蓝屏(HYPERVISOR_ERROR);然后我安装了 win 10,结果系统是能进了,就是每次开机后视频输出会延迟、崩溃一阵子,反复几次后恢复,期间伴有显示花屏与撕裂;进入设备管理器发现 amd radeon graphics 设备驱动被禁用,如果启用则重复此流程,该驱动不断崩溃直至被禁用。我已经在 amd 官网下载最新驱动,并且尝试了 web 直装版和离线驱动版,都无法解决。于是开始跟卖家扯皮,我说是他核显问题,卖家说他原先也是核显使用没问题,让我多找找 b 站教程,或者降级驱动。我就到处看,搜到一个视频的评论区有人和我反映了完全一致的状况,并且其他评论有提到一些解法的尝试。于是我进 BIOS,将核显频率锁在 2100,于是问题解决了。
放一个鲁大师大致得分(拍屏的,质量不行就不放图了;这里有多次测量,有冷启动也有热启动,我取一个大致平均值):
处理器 | 核显 | 独显(rx 6600) | 独显(a750) | 内存 | 硬盘 |
---|---|---|---|---|---|
1336000 | 55855 | 339314 | 467643 | 200000 | 355000 |
装机后
- 由于我前段时间就迁移了一次 win11,装出经验了,因此从旧电脑迁移得比较迅速。
- 在挖 XMR 时出现了
FAILED TO APPLY MSR MOD, HASHRATE WILL BE LOW
问题。调了挺久,Windows Defender 到处关到处点,禁用启用了好几次。最后在 BIOS CPU advanced settings 里关了 NX mode 就好了。 - 降频使用。CPU 默认值 100% 负载时会跑到 95 度撞墙降频,我也不希望 CPU 长时间保持在高温度影响寿命。7950x 本身的性能足够我使用,因此我尝试降频使用。在 AMD Ryzen Master 里先进入高级页面,选到 Profile1,调成 节能模式 105W,其他都默认就行,然后应用。就这样,我居然用 65% 功耗跑了 94% 性能(94% 鲁大师得分),满载温度从 95 度 降到了 76 度!满载风扇声也小了很多。
- 但是千万不要再继续降频到 65W 了[1]。
- Curve Optimize 跑了两个小时,给我的 per core OC 居然敢调到 -26,基本都要撞墙了。然后我一重启发现果然又炸了,进系统蓝屏,BIOS 没法动,又只能扣电池。后来乱搞乱搞进了 BIOS 把 Curve Optimize 又调回去了,这才成功开机。不要碰 AMD Ryzen Master 会变得不幸。
- 一说,AMD Ryzen Master 的设置是系统级的(ref),无法期望在 windows 限制功耗后 linux 上也达到限制功耗效果;但是有一些部分又是可观测可持久的,例如 Curve Optimize 完后可以在 bios 里观测到。经过我亲身验证,确认 ryzen master 的设置是硬件级的,换到 linux 后设置仍然生效。因此只要我在某个 AU 硬件上第一次装机我就一定会先装 windows 调参()
- 开启 XMP,免费的内存频率提升。然而我的内存开启 XMP DOCP1 后,系统稳定性受到了影响,有时候切换窗口会卡一阵子,此时 GPU 并没有吃满。所以为了稳定性考虑还是用 DOCP2 吧[2]。如果 DOCP2 还有问题[1:1],可能就需要手动超,或者干脆放弃超内存了。
- 开启 XMP 后,记得同时 enable Memory Context Restore 和 Power Down Enable 选项,否则每次开机都会在 DRAM 自检卡很久[3]。
- I 卡有待机功耗问题,需要一些设置。
- 华硕这个 sb 主板的 wifi 驱动要安装
Realtek
开头的驱动。。在 无线网络驱动程序 里要点击 查看更多,最下面那个才是。其他的没法装,点击 exe 是没有反应的。

杂
- 装完机后发现 图吧首穷菜哥 真是人才啊,说话又好听,然后趁显卡还没到打不了游戏,把他除了配音以外的其他合集都刷了一遍。装机吐槽笑得要死,而老中医系列从后往前刷,又不由得回忆起了之前的时代……
感觉装机有点装上瘾了……2025 暑期因为租房了,有了自己的空间,就装台服务器玩玩。
配置
配件 | 渠道 | 型号 | 价格 |
---|---|---|---|
板 U 硬盘 | 鱼 | 5950x + 华硕 x570 tuf gaming + 512g m.2 固态 + 垃圾机箱 | 2349 |
显卡 | 鱼 | 亮机卡 HD 8490 | 29 |
电源 | 鱼 | 鑫谷 GP 600G | 69 |
内存 | 鱼 | 金百达银爵 d4 3200c14 8g*2 | 150 |
散热 | 鱼 | 利民 AE360 | 130 |
机箱风扇 | 鱼 | 杂牌 12cm 大 4D *3 | 15 |
总价 | 2727 |
首先由于是服务器,所以肯定核越多越好,并且没有本地 AI 需求,随便搞个亮机卡或者核显就行。由于上次装机装的 DDR5 平台,感觉各种玩意溢价还是偏高,因此这次装回了 DDR4。D4 的话我还是不敢随便入 EPYC 的,感觉容易踩坑,玩够了出二手不好出,双 U 交火又只能上风冷(没见过双泵的水冷)导致房间过热……因此还是选了桌面平台,D4 的最高配 5950x。
闲鱼找了个卖 U 的,顺带他家还一起出板、水冷、硬盘、机箱等,因此找他一起买了,虽然也没便宜多少(单出价格:U 1750,板 450,水冷 158,盘 168,机箱 5 + 7 运费。实际上每个东西标价也都不便宜,还是不够理智啊)。可惜 x570 是 ATX 大板还是有点占地方,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倾向 MATX。到货以后用我的 Arc a750 显卡居然点不亮,卡 VGA 和 BOOT 灯常亮。于是又买了个亮机卡来测,功耗够低的老卡就行。用新卡后就成功点亮了。
但是这个人卖的水冷中间的四个风扇都滑丝,所以又把水冷退回去了。当然质量问题他出快递费。其实水冷退回去是赚的,我后面看了下,闲鱼上 110 出头的 360 水冷多得是,我花 130 高价买了个只用了 2 个月的 99 新 360 水冷,成色非常好。至少不容易漏液,看到有的伊拉克水冷管子上都是水冷液的斑,有点怕。
D4 内存已经够便宜了,买点好的也行。电源也是百元内战神,转换率也说得过去。
装机
因为亮机卡和水冷的问题拖了挺久,中间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比如折腾 root),所以到 20250703 才装好。在这之前用那个坏水冷测试过,当时用的硅脂是 TF7,后来我拔下来的时候差点把 CPU 底座拔下来,什么垃圾水泥啊。还是我 7921 永远的神。
利民新版的散热扣具不兼容旧版,原先买的扣具直接没用了。还好水冷有送。然后新扣具是弹性卡扣式的,我扣的时候不小心脱手,大拇指心直接撞到 x570 装甲,这玩意的下面又是没做倒角,直接被血祭了。所以这要怪散热还是怪主板呢?
其他过程也没啥好说,大机箱就是方便。不过还是有点坏处,即使 ATX 机箱也装不下 360 水冷……只好随便用扎带固定了一下,悬空在侧面(没有侧盖)。然后机箱风扇也还没买,为了让供电不要过热,拿了个没用的小风扇直接对着吹.jpg
过两天风扇到了,闲鱼收垃圾收的 15 元 4 个还包邮。到手好用是好用,风量合适噪音小,就是光污染实在太强……而且想除 LED 都除不掉,根本没法拆。还好放的位置睡觉时看不到。至于固定,扎带随便搞了,有个甚至直接架在水冷管上,已经这么丐了真无所谓的。
附上一张最终效果:
装机后
先临时搞了个 win10 LTSC 测性能啥的。这个显卡如果没装驱动,跑鲁大师会白屏卡死,装了以后可以勉强跑 2 帧,真是电竞级的帧数啊。跑完 CPU 得分差不多百万,还是不错的。硬盘也不错,顺序 Q1T1 能有 4000MB/s,超过我预期。有 360 水冷,CPU 温度也没上过 70,草我都想把这水冷装我主力机上了(做个好梦,那个 360 水冷比我整个主机还长好多),主力机那个垃圾风冷日常 85 度。
然后开始 AMD Ryzen Master 调教。结果立刻就踩到了一个坑:用 AMD Ryzen Master 超内存。这里有一篇文章 讲了这事,只要超炸了,进过 bios 就没法进系统,必须是不进 bios 的裸开机(此时应该算是“安全模式”?因为 bios 中的设置直接被覆盖了,bios 原本开了 XMP 但是进了系统发现内存频率没上去)才能进系统。。而且这个问题无法消除,就算你换回默认配置,把内存超频禁用了,也还是会有这个问题。AMD 真是死 🐎 了。
然后我的服务器最需要的是能效比,而 AMD Ryzen Master 不能自动找到最佳能效点。。因此我只能不断限制插槽功率(PPT),从 90w 试到 180w,每次都重启系统然后压测一遍,花了一个小时才把能效曲线测好。最后我选择了 100w 作为黄金能效点,性价比最高的点。然后就是在 PPT 限为 100 的情况下跑一遍全核 Curve Optimize,把性能再压榨几个百分点,然后这台服务器就算是整好了。
然后把服务器找位置摆好,结果过一阵子休眠了。。。忘记关自动睡眠了。。。又得拿出来设置一遍,我真是 c 了,不用 windows server 就是这种后果,哈哈。实际上 windows 10 LTSC 经常因为各种状况睡着/重启,即使关闭自动睡眠也是如此,所以 windows 桌面版就是 tmd 垃圾。
过了一阵有时间了以后,去装了 NixOS,并且大幅修改了我之前的配置。现在改得非常解耦非常好看了。
配置
5950x 跑了一阵,感觉性价比还是不够,D4 平台已经丸辣!d4 内存刚好暴涨,虽然没怎么影响到小黄鱼,但是 d5 的性价比也没有那么不堪。主要问题还是我 5950x 比主力机的 7950x 的性能差太多了(在低功耗下,因为 7950x 的能效比非常高)。因此打算上个 d5 平台。
这个想法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在我的心理发芽了。真正让我换服务器的契机是我的小白朋友需要装机,预算 8k。由于他搞 AI 的,在显卡上要花 4k 以上,我寻思这个价位刚好可以把这个板 U 出给他,我自己捡过的二手给他又便宜又没风险,于是就这么定了!当然因为他要当主力机用,我的双 8g 内存不够大,因此这内存还是自己留着卖吧。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要换成啥板 U 呢?看看钱包,刚好有差不多 4k,那我可就想尝尝当今最强的桌面级 CPU —— 9950x 了。
于是就开始小黄鱼捡垃圾。当前黄鱼 9950x 散片均价也需要 3100-3300,我一个大刀用 3020 拿下一个散片。然后主板我肯定选择 b650,因为便宜啊。我对主板的要求更多还在视频接口上:我的显示屏只有 DP,而且 9000 系有核显,服务器肯定是不插显卡的。400 多元的 b650m 丐板很多都只有单 hdmi,因此我将注意力集中在 500 价位的主板上。刷到一个七彩虹 b650m GHA WIFI,主板边角有点磕碰但不伤板层的走线,只要 419,果断拿下。内存的话就随便捡了个玖合。
配件 | 渠道 | 型号 | 价格 |
---|---|---|---|
CPU | 鱼 | 9950x | 3020 |
主板 | 鱼 | 七彩虹 B650M-GHA WIFI | 419 |
内存 | 鱼 | 玖合 DDR5 8G*2 6400 CL32 | 314 |
装机(内存)
内存由于是江浙沪发出,当天发货第二天就到了。由于等板 U 还需要一阵子,我打算先用主力机把内存测完。
由于主力机之前开 XMP 有问题,我特地在测试前把 XMP 关了。然后上机测试,这一测又出了问题,内存装上一直卡自检。我各种换槽,擦金手指,问题依旧。我就断定是内存问题准备找售后了。然后我为了拍视频验证完好性,将主力机的内存装上,结果还是卡在自检灯无法启动!!这我可就慌了,我 tm 自己的机器都出了问题开不了机。此时已经到了上班时间我只好先去上班。晚上回到家后,我继续抢救我的机器,拔电池、擦金手指轮番上阵,终于在新买的内存上把机器抢救回来了。后来换回我原先的内存也顺利开机。不过直到现在我也还没搞懂为啥无法开机。
我 tm 就不明白了,ddr5 到底有什么魔咒,能让我死在它上面这么多次。(后来想想,怀疑是没关 Memory Context Restore?)
装机
20250805 到货后的晚上装机,点不亮,卡内存自检灯。但是我前两天刚测过内存是完好的。所以要么是主板问题要么是 CPU 问题。惯例拔主板电池,为了保险我又擦了一遍金手指,还是无法开机。怀疑是 bios 版本不匹配问题,我去官网看了下七彩虹 B650M-GHA WIFI 的 BIOS,这块主板从第二版 bios 就支持 9000 系 CPU 了。我手边只有一个 U 盘,里面有挺多要紧的数据,没法格了去给这主板更新 bios。
然后我做了一个对照试验,因为我主力机也是 AM5 + DDR5,我把两块 CPU 对调了一下,结果这个 9950x 在我主力机上也卡在内存自检,但是我的 7950x 在服务器上是能过自检的。于是我得出结论,CPU 是坏的。越想越怀疑,这卖家被我大刀了还爽快直接出,这也太可疑了吧。发起退货退款!
然而我又不放心,我还是怀疑可能有 bios 的问题,因此我进我自己的华硕主板 bios 扫了一眼,然后去华硕网站上一对照,吓了我一跳!我的这个主板的 bios 也超级老的,不支持 9000 系 CPU!退货退款的罪恶感催促着我,我把手边唯一的 U 盘格式化掉去做了个七彩虹的 BIOS 刷入盘,刷了个 bios(这个主板有刷 bios 的按钮),然后!!系统就成功点亮了。取消退货退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 一定要常备多个 U 盘。2. 一定要先检查 bios 兼容性。我之前还在心理嘲笑那些买 9600x 配 b850m 板子的,想着这种垃圾 U 根本跑不满那么好的板子不如买点丐 b650m,结果今天我成小丑了。b850 出场兼容 9000 系 CPU,b650 做得到吗?
此时已经是凌晨 3 点,眼睛要睁不开了,系统都没装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下班后,回家装 windows 跑了个分。结果相当令我失望,默认 cpuz 多核才跑到 16800,没比我的 7950x 好太多,而此时的服务器整机功耗已经到了 320w。单核 885 分,跟 b 站评论区那些默认跑 900+ 的也不太够看,还是相当失望的。然后我去折腾 amd ryzen master,9000 系有一个专用的最新 amd ryzen master 版本,配置应用后可以不需要重启,这个功能可太好用了(虽然新版也有一些卡手的点,比如填写文本框后有时候数字会自动还原)。锁在 105w 功耗,放着跑全核 curve optimizer,跑去看我舍友打传送门了。
一个多小时我回到房间,curve optimizer 的结果已经跑出来了,-29,然后我跑了个 cpuz,卧槽!单核居然跑到 906,多核 16500 几乎不变。功耗砍半,单核还上了 900,爆杀 b 站大雕了怎么还。这跑分结果真是震惊到我了,妈的 AMD cpu 不降压能用??不开 curve optimizer 的 amd cpu 注定只能度过相对失败的一生,跟不开 xmp 的内存一起埋了。
然后就是继续装 nixos,这就不再说了。我觉得之前捡起 nixos 实在是太对了,这几天不知道装了多少次机,有这种一次配置到处使用的 OS 还是帮我省了不少时间的。
配置
9950x 才玩了没几天,我又感觉它不好用了。主要还是性价比问题,虽然 9950x 的单核分数很高,但是我不打游戏,我要的是多核性能,3000+ 的价格对我来说性价比还是低了点(也有可能是 7950x es 1700 元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刚好!!就在这时候我的舍友由于快要发工资了,他要装一台心心念念的台式机,并且他舍得花钱,要装一台顶配。于是我就顺带把我的 9950x 板 U 出给他了。太有意思了,我装机然后出给我的朋友,实在是多赢的局面——我捡垃圾装爽了,爱好得到满足;他们用最低的二手价买到了高性价比的硬件,也避免了二手交易风险,血赚。
这一次我的目光就是盯着 7950x es 去的。然后在浏览过程中发现了当前 MODT 中的多核最强主板 7945hx,看了下测评,可以跑到接近 7950x 正版的分数,于是我就考虑入手一个。闲鱼刚好看到一个中意的,价格也很美丽,于是小刀 40 买了。
MODT 里也有分许多不同的牌子,其中天邦(TOPC)也是我这次买的是性能最好的,7945hx 多核声称能跑 14800;宁域的就要差点意思,多核只有 13700。至于铭凡的话,它用的是笔记本内存,跟我的要求不符,直接 pass 了。
配件 | 渠道 | 型号 | 价格 |
---|---|---|---|
板 U | 鱼 | 天邦 7945hx es32 | 1904 |
插电,开机!等了许久自检终于过了,这货的自检确实有点久。然后 bios 还是上古的蓝灰屏,实在是有一种活在 10 年的错觉。装完机以后发现没有网;卖家送了个无线网卡,但是这个无线网卡的设计稀烂,外壳插紧,内部的网卡还是没有接触。后来把外壳拔了,单独插网卡才好。用无线网下载了驱动以后,有线网才能正常使用。这种上古主板还是太垃圾了,不过如果它不用这种板子,也不可能用这个价格买到,这么一想也释怀了。
amd ryzen master 无法在使用 es 的 cpu 上安装, 真是天杀的 amd 啊。只好手动在老 bios 上玩超频,也算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但是由于 100w 功耗墙的限制,调参超频肯定是没什么戏的;不过降压倒是大成功,curve optimizer 直接拉到 -30 上限还能稳定运行,挺不错的。跑个 cpuz 多核刚开始可以上 15200,但是触发功耗墙降频后稳定在 14800。用 100w 跑出这个成绩我已经非常满意了,比我的台式 7950x 差得不算太多。用 360 水冷压,稳定在 65 度,要冻感冒了。整机功耗只有 150w。
100w 的功耗墙也是可以解的,刷一个 bios 就行。对我来说解不解都无所谓吧,毕竟追求的是能效。
所以现在二手 MODT 才是做服务器的优选,本体是 ITX 哪都能放,然后性能又高,能效还高,还便宜,这是我捡过的最满意的破烂。
CPU benchmark
这是我在 windows 上使用 Ryzen Master 限制 CPU 功耗后跑 xmrig 的 benchmark 结果。
此处的 9950x 的得分大幅低于预期,可能是因为 xmrig 对它的支持还不够好,或者其在 windows 平台表现不佳。
7945HX 是 Linux 上的分数,而且是降压调优过的,放到这里比可能不太公平。。但是我没有测裸的 7945HX 的曲线,所以只好把当前跑分放进来了。
激进程度;DOCP2 < DOCP1 < DOCP tweaked。ref: DOCP 1, 2, or tweaked ↩︎
开新帖说明 AM5 开机自检慢的解决方法 & 正确打开 ASUS 的 AM5 Memory Context Restore 功能 ↩︎